首頁 >> 河北 >> 保定市 >> 鄉(xiāng)鎮(zhèn)介紹 >> 白溝鎮(zhèn) |
白溝鎮(zhèn) |
白溝鎮(zhèn)是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轄副縣級建制鎮(zhèn)。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高碑店、雄縣、容城、定興四縣交界,緊鄰白洋淀、溫泉城、野三坡等旅游勝地,津保高速、津保公路、津同公路、高雄公路于此交匯, 白溝經過20多年的探索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了“小商品、大市場”;“小企業(yè)、大產業(yè)”;“小資本、大集聚”;“小投資、大建設”;“小政府、大社會”;“小城鎮(zhèn)、大作為”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格局,白溝所形成的先市場,后商場,再工廠,再前店后廠的經濟發(fā)展新模式,向全社會展示了“新白溝”的無限生機與活力。白溝總面積5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qū)面積20平方公里,轄33個村街,人口13萬。 歷史沿革 1958年屬泗莊公社,1961年析建白溝公社,1984年改鎮(zhèn)。1997年,面積53.5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轄白一村、白二村、白三村、白四村、白五村、高橋村、顧家村、小營村、魏莊、南王莊、來遠村、北劉莊、南劉莊、轤轆把、白辛莊、仁合莊、南留村、辛許莊、義合莊、豐盛莊、王家場、喬古寺、許莊、華梓營、黃莊、許家場、西蘆僧、宋村、蘆辛莊、小高村、大高村、于家莊32個行政村。 殊榮名片 歷史上的白溝曾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陸碼頭,以“燕南大都會”之美譽馳名遐邇。今日白溝,已由原來的“小市場”變成了“大商城”。市場有固定門店1萬多家,經營攤位3萬多個,日上市商品15萬多種,日客流量達30萬人次。2005年,市場成交額完成171億元,位列全國百強市場第6位。幾年來,白溝先后被國家發(fā)改委等11部委確定為“全國小城鎮(zhèn)發(fā)展改革試點鎮(zhèn)”,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小城鎮(zhèn)建設示范鎮(zhèn)”,被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命名為“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小城鎮(zhèn)試點”,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村鎮(zhèn)工作先進鎮(zhèn)”。
白 地理位置 白溝鎮(zhèn)位于冀中平原中部,東經116°00′—116°03′,北緯39°05′—39°10′。地處“京津冀經濟圈”的核心地區(qū),與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京津冀都市空間距離近,北距北京102公里,東至天津108公里,南到保定62公里,處于京津冀一小時經濟圈內,經濟、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是馳譽全國的北方商貿重鎮(zhèn)。1992年被確定為副縣級建制鎮(zhèn)。2008年7月28日,成為保東次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平臺。 經濟建設 2009年主要發(fā)展目標是:白溝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各項社會事業(yè)全面協調發(fā)展。社會生產總值達到128.9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收入完成1.95億元,同比增長30%;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85億元,同比增長30%;市場成交額完成310億元,同比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073元,同比增長7%。 城鎮(zhèn)發(fā)展 白溝基礎設施完備。建有兩所中學,20所小學,有110千伏變電站一座,日供水能力1.2萬噸的自來水廠一座,大型污水處理場一座,有5萬門裝機容量的程控機房,兩家較有規(guī)模的醫(yī)院,有200多條運輸線路,日800輛次的貨運和客運車輛通往全國10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投資2850萬元的物流中心即將投入運營,有投資6000萬元建起的白溝四星級坤源大酒店、投資1200萬元建起的貴賓樓和眾多服務水準較高的賓館飯店,有投資5000萬元的文化廣場,有占地200畝的白溝公園。這些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服務設施將為您提供便捷、安全、舒適的服務。白溝鎮(zhèn)人均GDP增長率是7.9%。 白溝鎮(zhèn)黨委、政府在高起點實施城鎮(zhèn)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過程中,以大手筆、大動作、大跨越的膽識和氣魄,把商貿經營、品牌經營和城市經營作為發(fā)展的推動力,把抓好"四種經濟"作為發(fā)展的拉動力,把“十化”方略作為發(fā)展商貿城的促動力。通過近四年的大膽實踐和艱苦奮斗,白溝已經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實現了由市場到商場,由商場到工廠的兩次跨越,延伸了產業(yè)鏈,培育了產業(yè)集群,完成了白溝由商貿城到工業(yè)城,再到中心城的兩次大的轉變。匯聚了箱包、服裝、五金、皮革、針織、小商品、鞋帽、燈飾、機電、建材等十大行業(yè),進一步拉動了箱包主導產業(yè)的發(fā)展,實現了產業(yè)集群的集聚,帶動了周邊5個縣市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使周邊50多萬人依托白溝市場走上了致富之路。 交通建設 構筑“大交通”格局,進一步增強白溝城市的活力。從城區(qū)講,在建成“六縱七橫”城市路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城區(qū)路網建設,謀劃在城區(qū)北部和東部各修建一條60米寬的高標準柏油路,帶動白溝新城區(qū)和東部區(qū)域的發(fā)展,實現城市北移東擴的戰(zhàn)略。 從外部講,努力爭取“大交通”政策的傾斜和“大交通”規(guī)劃的輻射。要積極爭取津保城際鐵路的出口,京石鐵路的出口,大廣高速路出口;爭取上級立項將112線加寬,京保高速到白溝引路加寬;開工建設京白路,修建白溝到溫泉城快速路;爭取開通北京到白溝、保定到白溝、白溝到溫泉城的公交車,把917公交車從涿州引入白溝,943公交車從霸州引入白溝。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相關產業(yè)向白溝云集。 風俗民情 飲 食 :白溝人,歷代多以經商為生。經商者早出晚歸,逐漸形成適應城鎮(zhèn)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早、午在店鋪或集市用餐,晚飯時全家人才聚在一起。白溝人飲食頗具北方特色,以面食為主,花樣繁多:早時有貼餅子、蒸窩頭、烙玉米餅、年糕、包餃子、烙大餅等等;蔬菜上,蘿卜、茄子、黃瓜等等。 國 箱包歷史 今天,走在白溝箱包交易城里,包括各類皮的、紡的、膠的;或箱、或包、或袋、或飾品,各類箱包琳瑯滿目。而這些箱包在國內,都是近十幾年來才出現的。幾千年來,中國的箱包沒有多大發(fā)展,除了工業(yè)的因素,更是觀念的束縛。 儒家“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和“安土重遷”的中華民族特征,使得人們自古以來出游的少,使用箱包的機會也不多。大凡古人出行,一般的平民百姓,使用的用具就是包袱和褡褳。用一塊方布,將四個角系起,往身上一套,就成了包袱。不論行路、騎馬、舟車,實在是方便。而達官貴人,一相人馬,抬的抬,馱的馱,穿州過府,則是用木箱,以至一直到本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部分地區(qū)仍然有以木箱為嫁妝的習俗存在。 難能可貴的是,至少在我國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就已經有了現代背囊的發(fā)明。這種背籠,以竹或藤制成,上下分成幾層,可以放置不同的物品,而其月彎的造型,除了將重心前移,還考慮了“人體工程學”,確實是了不得的設計。 在明代屠隆撰的《游具雅編》中,記載了這樣一種“備具夾”,用輕木制作,外面用皮包裹,在涂以厚漆,高七寸、闊八寸、長一尺四寸。里面可以放小梳子、小茶盞、香爐、硯臺、筆墨、水盂、圖書等等。外面加鎖啟閉。文人學士門游山玩水,帶上一個備具夾,閑情逸致,揮毫潑墨,不知多少文章是這樣出來流芳百世的。 隨著絲織技藝的發(fā)展,后來在民間,出現了許多袋包類飾品。如荷包、火鐮袋、毛筆袋、印章袋、扇袋、鑰匙袋等等。這些衣飾配件,做工精細,匠心獨具,堪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到了清朝末年,交通工具的改進,有了火車以后,人們出行的機會多了,交通的革命,促進了箱包的發(fā)展。首先是出現了個人用可以隨身攜帶的手提箱。這些手提箱,已經有用皮革制成了,但是,平民的手提箱仍然以藤條制成,油上清漆,配以提把。藤箱的使用,一直流行到20世紀60年代, 隨著制革工業(yè)的發(fā)展,才慢慢的被淘汰。 口袋鋪、柜箱鋪興盛一時 商業(yè)重鎮(zhèn)白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漢朝時屬陽范郡,為其五溝之一,因水面多白芙蓉而得名白溝,亦稱白溝河。三國時期,白溝市場初步形成。到宋景德元年(1004),宋、遼定“澶淵之盟”。雙方以白溝河為界,白溝成為通商口岸、進攻交割的場所和傳遞信息、互相往來的關卡,白溝市場得到發(fā)展。時稱燕南大都會。“近賈齊魯,遠通閩粵,士商問渡,灌溉向望”,一派繁榮景象。元代,元世祖繼位后,白溝河的船只可直接駛入大運河,白溝成為水、陸交通的要道,“四海聞名”的商業(yè)重鎮(zhèn)。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永定河改道灌入白溝河東下入海,白溝河水量大增,從海上開來的大型船舶可直達白溝靠岸。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白溝成為京城通往南方諸省的交通樞紐。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和地理位置,使白溝發(fā)展為北方的商品集散地。 歷史到了清朝,白溝市場的繁榮達到了鼎盛時期,白溝的箱包業(yè)也開始了披荊斬棘的奠基之路。 清代中葉,從海上開來的小火輪可直達白溝碼頭,使白溝市場的繁榮達到了鼎盛時期,“萬盛堂”、“意咸永”等大商號就有115家。全國各地都用商人來白溝市場進行交易。當時的白溝有“小天津衛(wèi)”之稱。到清朝末年,隨著交通工具的改進,箱包業(yè)也有了發(fā)展,出現了個人用可以隨身攜帶的手提箱。 在這個繁華的時期,白溝早期的包裝業(yè)開始萌芽。口袋鋪、柜箱鋪開始興盛,如張記口袋鋪,李記柜箱鋪,出現了許多專門從事木箱、口袋、褡褳的人,既方便了過往商客,也為今天白溝的箱包奠定了基礎。 夢想從生產第一只手提兜點燃 一開始,就有夢想。從口袋鋪、柜箱鋪興盛開始,白溝人的箱包夢想就不休不止。 白溝清朝時繁榮的倩影雖已成塵封往事,但歷代白溝人重振白溝箱包的夢想卻不曾落到地面。有了開始,即便夢想千年,也新意盎然。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一年的暮秋,白溝鎮(zhèn)高橋村原第八生產隊的隊長張國清、會計李明新將給女兒買手表和準備購置過冬棉衣的250元錢湊在一起,從天津買回了兩捆人造革料。翌日,經過眾人反復磋商、比量、裁剪、縫制,終于加工成了第一個人造革自行車座套。在隨后的兩年間,還是在高橋村,還是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產出了白溝第一批最簡易的手提兜。 也許這些農民當時并沒有意識到,他們以一臺破縫紉機為主要設施,以250元為資本的簡單加工,讓白溝人箱包的夢想再一次如此真切,讓白溝人箱包的夢想再一次尋找到了起點。 有了起點,這夢想就一路遠行。 1974年,白溝人推出了第一個公文夾; 1976年,白溝人又生產出了第一個學生包; 1977年,白溝人開始配置簡單的五金飾件; 1980年,個別村民開始利用集市、廟會悄悄出售自己制作的箱包 …… 然而,在當時極左路線的指導下和計劃經濟體制束縛下,白溝人的箱包夢想之路走的并的平坦。農民業(yè)余加工的箱包產品被看作“資本主義的尾巴”,集市上出售的成品被沒收。以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箱包生產加工,農民拿到的工資只占到了箱包利潤的5%,嚴重背離價值規(guī)律的生產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限制了當時白溝箱包的發(fā)展。 鋪向全國的箱包絲綢之路 七十年代白溝箱包的萌芽和徘徊發(fā)展,也讓白溝箱包人清楚的看到,每向夢想逼進一步,都要有代價,但這代價并沒有讓白溝人箱包的夢想流產。 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白溝箱包業(yè)帶來迅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在此前后在宋辛莊人們自發(fā)形成了一個配件輔料人造革市場。1981年,高橋及部分村街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從土地經營中脫離出來,形成了為數可觀的家庭式專業(yè)作坊,形成了箱包加工專業(yè)戶的雛形,并以高橋村為軸心呈放射狀以驚人的速度向周遍散射。1984年白溝鎮(zhèn)政府投資120萬元興建了“白芙蓉”市場。 1985年,白溝箱包銷售有了固定的地點和基本固定的箱包銷售人員,多達幾百人的推銷大軍分散到全國各地推銷白溝的箱包產品,而沿著這幾百人走過的足跡,白溝的箱包走出了一條通向全國的“絲綢之路”。當時,白溝人在全國建立了箱包之路,在外地擺攤設點,甚至進入各國營的商場。 白溝箱包在1987年至1990年三年間,以低廉的價格和幾天就能推出一個品種、款式的應變能力迅速贏得了北方廣大農村市場的青睞。到1990年底,白溝箱包已經銷往全國二十八省、市、自治區(qū)并在北方部分地區(qū)建立了壟斷地位。而在此期間,白溝箱包形成了專業(yè)的銷售隊伍,原、輔材料購置專業(yè)人員,出現了印花、剪裁、設計及其它輔助性工種的專業(yè)戶,精細分工的出現,使白溝箱包的生產和銷售開始走向良性循環(huán)。據1994年初的不完全統(tǒng)計,白溝從事箱包生產的地區(qū)已經達到了5個縣的50多個鄉(xiāng)鎮(zhèn),約500多個自然村,從事箱包生產和銷售的人員達7萬人,年產量達4500萬個(只),約占全國箱包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其花色品種達幾百種。 經營品牌箱包百尺竿頭再創(chuàng)業(yè) 江河奔流自有史冊千載,滄海橫流更顯英華一代。 富裕起來的白溝箱包人并沒有讓夢想停滯不前。他們以商人的敏銳很快發(fā)現了自己的缺點:沒有自己叫的響的品牌,白溝箱包只是一盤散沙。 2002年以后,白溝請河北商標事務所過來給商戶講課,增強人們的品牌意識。啟動品牌,使每個商戶都有自己的品牌,徹底告別沒有品牌的時代。第一次由14家商戶開始注冊,而且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次性注冊這么多。 現在白溝本地注冊商標品牌600多個,在品牌的經營上實現了質的突破。而最早注冊的一批箱包品牌中,如玉兔,現在已是河北省著名商標,今年正在申請中國馳名商標。玉兔箱包系列產品以其優(yōu)良的品質,先進的設計而深得廣大用戶的青睞。被河北省評為“全省縣域特色十大名牌產品” 、“全省箱包特色產業(yè)出口基地”。白溝以其大開放的理念,寬松的環(huán)境,先進的流通業(yè)務, 吸引了國內外1000多個名牌產品在白溝開設了800多家直銷名店。改造后的箱包交易城是全國最大的箱包專業(yè)市場,現已被評為“河北省五大市場”之一、“三星級市場”。形成“千家品牌耀商城,百川匯海富白溝”的可喜局面。 現在白溝箱包有了雄厚的實力,要圓白溝箱包人的夢,白溝箱包揚帆起航,綏芬河分市場、洛陽分市場先后開業(yè),白溝箱包第二次向全國市場發(fā)出挑戰(zhàn),同時也開始了走向國際的征途。 衣 著: 古時講上衣曰衣,下衣曰裳。衣裳、服飾合為“衣著”。 舊時,本地居民穿衣,有單、夾、棉之分。傳統(tǒng)服裝樣式分對襟和掩襟兩種。男式扣就“一字扣”一種,簡單樸素。年輕女性的衣扣則花樣繁多,“一字扣”外,又有“盤腸”、“云卷”、“蝴蝶”、“鳳凰”、“蓓蕾”、“纏絲”、“蜻蜓”等等。下衣有夾褲、棉褲,二者只縫制兩條褲腿,以布帶系之于腰, 便于勞動。男人長袍或女式上衣俱為“掩襟”,衣之前片分二,左寬右窄,穿時以左襟掩住右襟,稱之為“衽”。建國前,農村居民的衣裳自己紡紗織布、染色、縫制;城鎮(zhèn)居民則較早穿起“洋布”服裝。建國后,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為其主體。八十年代以后,衣著趨向多樣化。 佩飾。佩飾包括發(fā)飾、冠飾、首飾、服飾等。舊時,女人戴絨花、鬢卡、發(fā)簪、手鐲、耳環(huán)、戒指等佩飾,少女于腰帶系香草荷包,內裝芝蘭,外罩錦線,綴以流蘇,掩于衣下,稍露穗尾,成一時風尚。幼兒多佩“長命鎖”或桃木制小棒槌,為避邪祟犯。春節(jié)時,男人于帽子上貼紅紙剪的小葫蘆,寓吉祥;女人插紅絨鬢花,富貴者則飾以珠翠。 居 住 :白溝住宅格局有兩大類型:一是居民住宅型,二是商業(yè)住宅型。居民住宅:一般為三合院或四合院,三或五間坐北朝南正房及東西兩側廂房,并圍墻、門樓、影壁,組成院落。商業(yè)住宅型:舊時白溝為水陸碼頭,房屋建筑一般為前店后庫房或前店后作坊型,前后通行。古鎮(zhèn)街西側商住房大都是條型宅,留后門,通河道碼頭,裝卸船都很方便。 以打造現代消費鏈的十大商城(箱包交易城、服裝城、小商品城、國際箱包城、五金皮革城、服飾輔料城、五金機電燈飾建材城、精品鞋帽城、電子商貿大廈、汽配汽貿城、銀領國際大廈、北方商貿城、新世界休閑購物廣場)為體,貫通全國2000多個縣級城市的三大物流中心(南物流、中物流、北物流)為翼,白溝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箱包銷售市場和配套最齊全、產業(yè)價值鏈最完整的箱包產業(yè)集群。被中國皮革協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yè)協會命名為“中國箱包之都”、“中國合成革產銷基地”。 目前,白溝上市商品達100多個大類,150多萬個品種,日均客流量達25萬人。2009年,市場成交額達312.6億元。其中,箱包市場成交額79.78億元,占總成交額的38.3%。 近萬畝的工業(yè)園區(qū),匯聚了箱包規(guī)模企業(yè)300多家。周邊5個市縣的3000多家加工企業(yè),近萬家的個體加工戶,使白溝年產箱包達6.5億只,在全國市場占有率中穩(wěn)居第2位。白溝1400多個自主品牌中,已擁有了2個國家真皮標志產品,9個河北省著名商標,9個河北省名牌,5個河北省優(yōu)質產品,2家河北省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yè),50家企業(yè)具有自營進出口權,40家企業(yè)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150多家企業(yè)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直銷窗口或公司;其中,“玉兔”不但被評為“中國箱包皮具優(yōu)秀品牌”,獲得由中國皮革協會舉辦的2009“真皮標志杯”中國皮具(箱包類)設計大賽女包類金獎。更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箱包類特許生產商。 遵循“標準化—精細化—人性化—藝術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個更加注重產品研發(fā)、市場導向、管理創(chuàng)新、國際貿易以及品牌美譽度培育的企業(yè)群體正在高速崛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