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概況】
饒市,古稱信州、廣信,江西省轄地級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鄰浙江省,南鄰福建省、江西省鷹潭市,西鄰撫州市、南昌市、九江市,北與景德鎮(zhèn)市、安徽省黃山市相依,是江西省區(qū)域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三線城市,總占地面積22737平方千米。上饒市常住人口6395947人,城鎮(zhèn)化率57.06%;轄3個區(qū)、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信州區(qū)。
上饒市傳說以“上乘富饒”得名。古為吳地,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設鄱陽郡。唐代至清代,今上饒市境長期分屬饒州、信州(元代更名廣信);婺源縣屬徽州。1949年,設上饒專區(qū)。2000年,改稱上饒市。上饒市是道教的發(fā)祥地之一;是朱熹、詹天佑、方志敏的故鄉(xiāng),辛棄疾也曾長期在此居住。上饒市有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曾建立贛東北革命根據地。上饒市旅游資源豐富,有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龜峰風景名勝區(qū)、江灣景區(qū)3處國家AAAAA級景區(qū);有三清山、中國丹霞、武夷山3處世界遺產。上饒市婺源縣被評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
上饒市地形以丘陵為主,南東高、北西低,西有鄱陽湖,屬亞熱帶濕潤型氣候,適宜耕種農作物,特產萬年貢米、廣豐馬家柚、婺源綠茶等;形成有新能源、有色金屬、機電光學、新型建材等主導產業(yè)。上饒市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合福高鐵、滬昆高鐵穿境而過;上饒三清山機場是4C級民用支線機場。
【行政區(qū)劃】
上饒市轄3個區(qū)、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信州區(qū) 面積
308平方千米,人口 36萬。郵政編碼334000。 區(qū)人民政府駐三江新區(qū)三江大道。
廣豐區(qū) 面積1378平方千米,人口
76萬。郵政編碼334600。 縣人民政府駐永豐街道。
廣信區(qū) 面積2240平方千米,人口
69萬。郵政編碼334100。 縣人民政府駐上饒縣城西。
德興市 面積2082平方千米,人口
31萬。郵政編碼334200。 市人民政府駐銀城街道。
玉山縣 面積1723平方千米,人口
54萬。郵政編碼334700。 縣人民政府駐冰溪鎮(zhèn)。
鉛山縣 面積2178平方千米,人口
41萬。郵政編碼334500。 縣人民政府駐河口鎮(zhèn)。
橫峰縣 面積
655平方千米,人口 19萬。郵政編碼334300。 縣人民政府駐岑陽鎮(zhèn)。
弋陽縣 面積1592平方千米,人口
36萬。郵政編碼334400。 縣人民政府駐弋江鎮(zhèn)。
余干縣 面積2326平方千米,人口
108萬。郵政編碼335100。 縣人民政府駐玉亭鎮(zhèn)。
鄱陽縣 面積4215平方千米,人口137萬。郵政編碼333100。
縣人民政府駐鄱陽鎮(zhèn)。
萬年縣 面積1140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335500。 縣人民政府駐陳營鎮(zhèn)。
婺源縣 面積2947平方千米,人口
33萬。郵政編碼333200。 縣人民政府駐紫陽鎮(zhèn)。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早期,今上饒市萬年縣仙人洞就有人類的生產活動;今余干縣華林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堯舜時期記錄治水的古篆文。
今上饒市轄境古屬揚州,最早為周之番邑,屬楚東境。周敬王十六年(前504年),吳伐楚取番,屬吳。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滅越,復屬楚。
秦代(前221年—前207年),秦統一六國,設三十六郡,今上饒市轄境主要屬九江郡(今玉山縣、鉛山縣部分屬會稽郡,婺源縣屬鄣郡);在今上饒市轄境內設番縣、馀汗縣,是為建立縣級行政建制之始。
西漢年間(前202年—8年),今上饒市境主要屬豫章郡(今玉山縣、鉛山縣歸屬同秦,今婺源縣屬丹陽郡)。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析豫章郡,設鄱陽郡,始創(chuàng)境內郡級行政建制。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鄱陽郡屬吳。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鄱陽郡為饒州,改新安郡為歙州。隋大業(yè)三年(607年),復饒州為鄱陽郡,復婺州為金華郡,復歙州為新安郡。
唐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今上饒市境屬江南道。唐乾元元年(758年),始設信州,其時市境主屬饒州、信州,其次分屬歙州、撫州,均屬江南西道。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復永平軍為饒州;今上饒市境分屬饒州、信州、歙州,均隸江南東路。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
元代(1271年—1368年),今上饒市境分屬信州路、饒州路、徽州路、鉛山州,均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改信州路為廣信府。元至元二十一年(1361年),改饒州路為鄱陽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鄱陽府為饒州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廣信府屬江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廣信府、饒州府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明代(1368年—1644年),今上饒市境大部屬江西布政使司廣信府、饒州府;婺源縣屬南直隸徽州府 [48]。
清代(1644年—1911年),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今上饒市大部屬江西省廣信府、饒州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設安徽省,婺源縣屬安徽省徽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廣信府、饒州府,原轄各縣直屬江西省。民國三年(1914年),今上饒市境主要屬江西省豫章道、潯陽道,婺源縣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方志敏、黃道、邵式平建立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贛東北蘇維埃政權,創(chuàng)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團,進行了土地革命和經濟建設。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市境分屬江西省第四、六行政區(qū);婺源縣屬安徽省第十行政區(qū)。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婺源縣劃入江西省第五行政區(qū)。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今上饒市境分屬江西省第五、六行政區(qū)。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婺源縣劃入安徽省第七行政區(qū)。
1949年4月到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解放今上饒市各縣 [37]。1949年6月,置贛東北行政區(qū),駐地上饒縣廣平鎮(zhèn),轄上饒專區(qū)、貴溪專區(qū)、鄱陽專區(qū)、樂平專區(qū),今上饒市境分屬此4個專區(qū),婺源縣從安徽省劃入。1949年9月,贛東北行政區(qū)撤銷,所屬各專區(qū)劃歸江西省轄;同時,合并貴溪專區(qū)和上饒專區(qū),成立新的上饒專區(qū);合并鄱陽專區(qū)和樂平專區(qū),成立浮梁專區(qū)。1952年9月,浮梁專區(qū)并入上饒專區(qū),專區(qū)行政公署駐上饒市。1953年6月,景德鎮(zhèn)市從上饒專區(qū)劃出,升格為江西省轄市。1971年4月23日,改上饒專區(qū)為上饒地區(qū)。1983年7月,鷹潭鎮(zhèn)從上饒地區(qū)劃出,由縣級鎮(zhèn)升格為江西省轄地級市,并將貴溪縣、余江縣劃歸鷹潭市管轄;同時,將樂平縣及鄱陽縣部分地區(qū)劃歸景德鎮(zhèn)市管轄。
2000年10月,改上饒地區(qū)為上饒市,原上饒市改稱信州區(qū)。
2015年2月16日,改廣豐縣為廣豐區(qū)。上饒市轄2區(qū)9縣,代管1個縣級市。
2019年7月29日,改上饒縣為廣信區(qū)。上饒市轄3區(qū)8縣,代管1個縣級市。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上饒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西寬210千米,南北長194千米。東鄰浙江省衢州市,北毗安徽省池州市及黃山市,南隔武夷山脈與福建省南平市接壤。江西省內與景德鎮(zhèn)市、九江市、南昌市、鷹潭市、撫州市5市接壤;全市土地總面積22737平方千米。
地勢地貌
上饒市地貌以丘陵為主,北東南三面環(huán)山,西面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主要河流自東向西流入鄱陽湖。地形為南東高、北西低,山地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和東南部,且多呈東北—西南走向。山脈呈不同高度之帶狀分布于信江兩側,自北而南依次為鄣公山、懷玉山和武夷山,呈倒山字形排列。中部懷玉山脈呈北東東向蜿蜒于橫峰—上饒一線,主峰靈山高達1496米,南北兩側廣布丘陵,南側信江流域為狹長的丘陵盆地,西部為廣袤的鄱陽湖平原。中部為信江盆地,多為低山丘陵,相對高度一般在200米左右。上饒市山地面積2342平方千米,丘陵區(qū)面積14436平方千米,平原區(qū)面積6013平方千米,分別占全市總面積的10.27%、63.34%和26.39%。
上饒市的山地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和東南部,且多呈東北—西南走向。自北而南有鄣公山(西北有黃山余脈)、懷玉山、武夷山脈,構成倒山字地形地貌框架。
氣候特征
上饒市氣候溫濕,屬亞熱帶濕潤型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16.7℃至18.3℃之間,年均日照時數1781小時至2098小時,年均無霜期251至274天。由于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農作物生長較為繁茂。主要災害天氣有冬季冰雪、干旱、雷電、暴雨等。
上饒市全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860.6毫米,較常年減少34.6毫米。平均氣溫19.1℃,較常年偏高0.7℃。日照時數1757.9小時,較常年偏多76.3小時。
水文水系
上饒市境內水系發(fā)達,河流眾多,大部分屬鄱陽湖水系。信江、饒河是上饒市的主要河流,縱貫全市,匯入鄱陽湖后經九江湖口注入長江。信江流域面積16890平方千米,上饒市境內流域面積12221.3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72%,占鄱陽湖水系集水面積的7.44%;饒河主要由樂安河與昌江組成,流域總面積15428平方千米,占鄱陽湖水系集水面積的9.5%,饒河主流樂安河流域面積8989平方千米,昌江流域面積6222平方千米。
【經濟狀況】
上饒市內農業(yè)生產由來已久,在秦漢時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稱號,是商品糧、棉、油、魚、豬基地。2019年,上饒市推進農業(yè)結構調整“十大工程”,“東(柚)西(蟹)南(紅)北(綠)中(菜)”等特色產業(yè)新增種養(yǎng)面積26.4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52.4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茶葉、油料(油菜、芝麻、花生)、蔬菜、瓜果為大宗。
上饒市工業(yè)發(fā)展實現了從弱到強、從貧弱單薄到集群發(fā)展的進步。自1992年德興市設立大茅山經濟開發(fā)區(qū)后,上饒市經濟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形成1個國家級開發(fā)區(qū)和12個省級開發(fā)區(qū)的“1+12”態(tài)勢。制造業(yè)占比穩(wěn)步提高,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中制造業(yè)企業(yè)實現增加值占比從2007年的83.01%提高到2018年的87.46%。同時,主導產業(yè)成為全市工業(yè)主引擎。2010年,上饒市基本形成“有色金屬、新能源、機電光學、新型建材”四大主導產業(yè),到2019年四大主導產業(yè)占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的比重達到70.9%。2016年,上饒市確立了以“光伏、光學、汽車(兩光一車)”為主的工業(yè)發(fā)展方向。2019年,晶科高自動化光伏組件、智慧物聯網產業(yè)園、汽車綜合試驗場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世界光伏城”“中國光學城”“江西汽車城”初具規(guī)模。信江產業(yè)新城總體規(guī)劃編制完成。贛浙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qū)玉山片區(qū)正式開工。新引進“5020”項目17個,完成省級以上開發(fā)區(qū)全覆蓋。
上饒市在歷史上商業(yè)就曾占有一席之地。西周時(前1046—前771年),洛陽至廣州的通京大道途經上饒,是歷代通往海外的官商大道。秦代(前221年—前207年),境內番陽(今鄱陽)縣治“帆檣四達,商賈輻輳”,稱為“吳楚間一大都會”。唐、宋以來,隨著采銅、煉鉛、制陶、造船、紡織、造紙、鑄錢以及糧、油、茶、漁等生產的發(fā)展,今上饒市境內許多集鎮(zhèn)成為周圍各省區(qū)物資的集散地。清代(1644年—1911年),以鄱陽鎮(zhèn)及河口鎮(zhèn)兩大集散市場為中心,沿饒河、信江兩大流域,形成物資交流網。自20世紀30年代起,公路、鐵路修成,陸運不斷發(fā)展,集散中心逐漸轉向上饒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加強了上饒專(地)區(qū)駐地上饒市(今信州區(qū))中心市場的地位,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上饒市全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81萬人,在校生5.45萬人,畢業(yè)生1.5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6.96萬人,在校生20.08萬人,畢業(yè)生6.26萬人。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1.99萬人,在校生5.93萬人,畢業(yè)生1.64萬人。初中學校招生10.15萬人,在校生31.49萬人,畢業(yè)生12.21萬人。普通小學招生7.95萬人,在校生54.75萬人,畢業(yè)生10.39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62萬人。幼兒園2686所,在園幼兒20.42萬人。各類民辦學校1491所;各類民辦學校在校學生25.83萬人。小學凈入學率101.5%,初中毛入學率10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3.25%,普通高考錄取率86.42%。
文化事業(yè)
上饒市全市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館13個,公共圖書館13個,博物館24個。廣播電視臺12座。有線廣播電視用戶271695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62995戶。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全年出版各類報紙0.21億份。
國家一級圖書館:上饒市圖書館、上饒市信州區(qū)圖書館、弋陽縣圖書館
醫(yī)療衛(wèi)生
上饒市全市共有各類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6168個(含村衛(wèi)生室)。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405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3個,?萍膊》乐卧海ㄋ⒄荆1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3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中心)12個。衛(wèi)生技術人員40032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和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14131人,注冊護士18397人。醫(yī)院和衛(wèi)生院床位38941張。其中,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床位數8311張。
【交通運輸】
公路
上饒市構建了“三縱三橫”的國道路網和“十縱、三橫、十六聯”的省道路網,建設了一批城區(qū)繞城通道、景區(qū)旅游通道、兩城快速通道,形成了以上饒市為中心,覆蓋縣域、輻射城鄉(xiāng)、連通閩浙皖的普通國省道路網體系,實現了縣縣通國道,重要鄉(xiāng)鎮(zhèn)、旅游景點、重要經濟節(jié)點通干線公路,打造了以上饒市區(qū)為中心的“2小時行政圈、1小時經濟圈、半小時生活圈”。
上饒市是德州—上饒高速公路(G0321)、寧德—上饒高速公路(G1514)、上饒—萬年高速公路(江西S33)的終點,有杭州—瑞麗高速公路(G56)、上!ッ鞲咚俟罚℅60)、杭州—長沙高速公路(G6021)等穿境而過。
鐵路
上饒境內主要有浙贛鐵路、皖贛鐵路、衢九鐵路、樂德鐵路、峰福鐵路等普速鐵路穿過。另外,還有合福高速鐵路(2015年6月28日通車)、滬昆高速鐵路(2014年12月10日通車)、杭昌高速鐵路三條高鐵線路過境。
航運
上饒市境內有鄱陽港、余干港、萬年港、弋陽港、鉛山港、上饒港、信州港、玉山港、橫峰港等港口,并擬在福建寧德開建自營港口。
航空
上饒市建有上饒三清山機場,位于信州市區(qū)正南面,茅家?guī)X街道、廣信區(qū)尊橋鄉(xiāng)和皂頭鎮(zhèn)的后門堂境內,距市中心直線距離8千米,為4C級民用支線機場,定位為旅游服務機場,于2017年5月28日通航。2023年夏秋航季,上饒三清山機場開通有往返北京大興、北京首都、昆明、哈爾濱、濟南、三亞、深圳、青島、廣州、重慶、廈門等地的航班。
【旅游資源】
上饒市旅游資源豐富。據2022年10月上饒市政府官網顯示,上饒市共有世界遺產3個、AAAAA級旅游景區(qū)3個、AAAA級旅游景區(qū)32個,是江西省世界遺產、5A級景區(qū)、4A級景區(qū)、3A級以上鄉(xiāng)村旅游點數量最多的設區(qū)市。主要包括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國家公園、中國丹霞;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武夷山;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婺源江灣景區(qū)、三清山旅游景區(qū)、龜峰景區(qū)。
上饒市西部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上饒市擁有國家濕地公園5個、江西省級濕地公園7個;有國家森林公園9個,江西省級森林公園19個。另外,上饒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qū)3處(2014年12月數據)。市中心城區(qū)建有各類公園、小游園30多個(2015年12月數據)。上饒市獲評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婺源縣水墨上河旅游景區(qū)、三清山神仙谷旅游景區(qū)創(chuàng)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提升規(guī)劃和景觀評審先后獲評通過。三清山金沙旅游度假區(qū)被評為江西省旅游度假區(qū)。廣豐區(qū)銅鈸山、德興市大茅山被評為江西省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婺源縣江灣鎮(zhèn)栗木坑村、賦春鎮(zhèn)源頭村被評為第一批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玉山縣仙巖鎮(zhèn)官溪社區(qū)、橫峰縣葛源鎮(zhèn)楓林村、鉛山縣陳坊鄉(xiāng)陳坊村等44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全國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婺源召開。
鄉(xiāng)村旅游
近來上饒市的鄉(xiāng)村旅游業(yè)也開始穩(wěn)步興起,如位于信州區(qū)城南的朝陽鄉(xiāng)策應區(qū)領導的指示,依托國家森林公園,打造休閑旅游經濟帶。目前已建有福海老年公寓、百靈草健康主題公園、玉峰山莊、昌盛農莊、國盛酒家、十里香農莊、新村飯莊等一批餐飲休閑農莊,環(huán)云碧峰休閑旅游基地雛形呈現。另外朝陽鄉(xiāng)還啟動以茶文化為主題的休閑娛樂場所——獅山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設為切入點,提升鄉(xiāng)域品味,鄉(xiāng)村旅游正悄然興起。朝陽鄉(xiāng)距中心城區(qū)僅有8公里,是典型的近郊鄉(xiāng)村。近年來,隨著七沙公路、上廣路、二上線公路貫通,該鄉(xiāng)憑借交通便利等良好的區(qū)位優(yōu)勢,立足農民增收,大力引導農民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全鄉(xiāng)共同發(fā)展特色鮮明、地域獨特的“農家樂”40余家,人均年增收100元以上。該鄉(xiāng)著眼于為游客提供農村文化體驗服務,加大對鄉(xiāng)村“農家樂”的引導培育力度,促進鄉(xiāng)村“農家樂”上檔次,該鄉(xiāng)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打造200家農家樂。為此該鄉(xiāng)成立了五個農家樂建設推進小組:籌備協調、宣傳策劃、規(guī)劃、招商引資、星級評定小組。并成立了農家樂行業(yè)協會,評級為1.2.3星級及特色三星級。對直接或間接從事“農家樂”工作的相關人員進行經營、接待、禮儀、烹調等方面的培訓指導,切實提高“農家樂”的服務檔次和文化品位,改變單純“吃”的經營模式,形成集游、食、住、行、購、娛為一體的特色產業(yè)鏈。鄉(xiāng)政府從規(guī)劃、基礎設施、環(huán)境衛(wèi)生、治安方面等全力保障農家樂發(fā)展。截止當前,該鄉(xiāng)已開辦“農家樂”40余家,總投資達2000多萬元,直接從業(yè)人員400余人。一年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00萬元。目前朝陽鄉(xiāng)正大力打造集游、食、住、行、購、娛于一體的標準農家樂,發(fā)展壯大鄉(xiāng)村旅游。
鄉(xiāng)村旅游經典景區(qū):百靈草健康主題公園、獅山茶藝文化主題公園(規(guī)劃)、玉峰山莊、漁樂山莊、十里香農莊、昌盛農莊、國盛酒家、新村飯莊。
紅色旅游
上饒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轄區(qū)內紅色旅游景點遍布,主要有上饒集中營、方志敏紀念館、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舊址、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閩浙贛省軍區(qū)司令部舊址、葛源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碑、懷玉山清貧園、英雄墻等。
上饒集中營是上饒主要的紅色旅游景點。聞名于世的上饒集中營,是國民黨1941年1月初發(fā)動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饒周田、茅家?guī)X、李村、七峰巖等地設立的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法西斯式人間地獄。這里當時監(jiān)獄四周架設起鐵絲網,負責管理的是軍統康澤系特務。第三戰(zhàn)區(qū)特務團調遣一個加強排擔任看守,監(jiān)獄門外有荷槍實彈的衛(wèi)兵日夜站崗。主要囚禁皖南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干部,還有部分從東南各省地方以上抓來的共產黨員和其它愛國進步人士,共700余人。這些愛國志士在獄中秘密黨組織的領導下,同兇殘的國民黨特務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并成功地舉行了著名的茅家?guī)X暴動和赤石暴動,譜寫了一曲曲氣貫長虹的無產階級正氣歌.
方志敏紀念館位于江西省弋陽縣城北面峨眉嘴山頂。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西省級重點烈士紀念館建筑保護單位。1977年9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建設,1978年9月落成,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2003年10月閉館進行改建,
2004年元月重新開放。館內陳設布局合理,內容豐富,有四個陳列室和一個展廳,分別陳列介紹方志敏烈士參加江西地方黨團組織創(chuàng)建、領導江西農民運動鬧革命、創(chuàng)建閩浙贛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獄中斗爭的事跡。紀念館后為烈士陵園,林木蔥郁,碧水回環(huán)。館前廣場上,大理石雕刻的方志敏塑像肅穆莊嚴。底座上刻有葉劍英挽方志敏的一首詩:“血戰(zhàn)東南半壁紅,忍將奇跡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葉楓”。
方志敏烈士紀念館對外又稱“弋陽革命烈士紀念館”,是省級重點烈士紀念館建筑保護單位,是省、地、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人們瞻仰先烈的重要名勝點。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上饒集中營、方志敏紀念館、葛源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碑、懷玉山清貧園
線路推薦
1.名山秀水游
三清山—睡美人·靈山—龜峰—五府山—銅鈸山—三江匯流(豐溪—信江匯合)
2.宗教名山游
睡美人·靈山—道教名山·葛仙山—三清山
3.最美鄉(xiāng)村休閑游
江灣—臥龍谷—李坑—汪口村—曉起—思溪—彩虹橋—理坑—嚴田—鴛鴦湖—文公山—靈巖風景區(qū)
4.中心城區(qū)觀光游
上饒集中營—信江書院—云碧峰國家森林公園—東岳廟—古巖寺—雙塔公園
5.紅色經典游
上饒集中營—方志敏紀念館—葛源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碑—懷玉山清貧園
6.避暑消夏游
鉛山大峽谷—梧風洞—西郊森林公園—大鄣山臥龍谷
7.古風品位游
鉛山石塘古鎮(zhèn)—鉛山河口古鎮(zhèn)—信江書院—東岳廟—鵝湖書院
【風景名勝】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
上饒市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江西省上饒市東北部,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風景區(qū)總面積75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qū)面積230平方公里,緩沖區(qū)面積526.6平方公里,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為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
景區(qū)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云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qū),三清山更是道教名山,共計有景觀景點達1500余處,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身的景區(qū)。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綠色旅游示范基地。
◆龍虎山風景名勝區(qū)
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上清鎮(zhèn)、龍虎山鎮(zhèn)境內距市中心18千米,面積達200平方千米。龍虎山原名云錦山。東漢中葉,正一道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此得名。
龍虎山有“丹霞仙境”之稱,分布著52個景點,230余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主要風景區(qū)有上清宮景區(qū)、天師府景區(qū)、龍虎山景區(qū)、正一觀景區(qū)、天門山景區(qū)、仙人城景區(qū)、象鼻山排衙石景區(qū)。區(qū)域內植物達100科、250屬、460種以上。有獸類40多種,占全省106種的40%左右。
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fā)祥地、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宋元明時期,歷代天師被敕封“一品”,龍虎山統領江南道教,成為中國道教的傳播中心、“百神授職之所”。道教最興盛時期,龍虎山建有10座道宮、1處道觀、836座道院。
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與江西省的交界處,形成了北部長江下游支流與南部福建省閩江流域之間的分水嶺;是中國東南部最高山脈,被稱為“華東屋脊”;擁有110多座超過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該遺產由四個保護區(qū)組成: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九曲溪生態(tài)保護區(qū)、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qū)(即自然與文化景觀保護區(qū))和古漢城遺址保護區(qū)。
武夷山擁有多樣性基本完整的林帶,是中國亞熱帶森林和中國南部雨林多樣性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例證;并且對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具有巨大的重要性。該地區(qū)擁有不少于35處北宋至清朝時期(10—19世紀)的古代儒家書院,為朱子理學的發(fā)展和傳播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此外,該地區(qū)還擁有大量的墳墓遺址、摩崖石刻和存放著可追溯到商朝的木制船棺的巖穴,60多處道觀和寺院遺跡,以及漢朝統治者于公元1世紀建立的行政首府,均極具考古價值。
1999年12月,根據世界遺產遴選標準 (Ⅲ)(Ⅵ)(Ⅶ)(Ⅹ),武夷山(Mount Wuyi)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911)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成為中國世界遺產之一。
◆江灣景區(qū)
江灣景區(qū),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境內東北部,面積27.4平方公里,2001年6月20日建成開放,距婺源縣城28公里,距風景名勝區(qū)黃山96公里,離景婺黃高速公路道口1公里。
江灣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村中保存著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蕭江宗祠、江永紀念館、南關亭、北斗七星井等景點。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灣景區(qū)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點,讓游客體會舊時手工藝匠人的傳統技藝,觀賞徽劇、婺源民歌等傳統劇目,具有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
江灣景區(qū)為國家級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1月16日,江灣景區(qū)被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
◆龜峰風景名勝區(qū)
龜峰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江西省弋陽縣城區(qū)西南部,320國道、311高速和浙贛鐵路旁,距弋陽縣城10公里,總面積136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龜峰因景區(qū)內有無數形態(tài)酷似烏龜的象形石和整個景區(qū)遠遠看去像一只碩大無朋的巨龜而得名。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景”之說,集“奇、險、靈、巧”于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以其獨特的“無山不龜,無石不龜”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游圣徐霞客、電視劇《西游記》等眾多名家名劇的推薦景點。
◆靈山風景名勝區(qū)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qū)地處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北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面積160平方公里。靈山被道家書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因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位側躺著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贊譽為“睡美人”。據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饒縣志》所記,靈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鈮、重晶石、鋅、鐵等地下資源。
2006年10月,靈山獲批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為101.5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成功,2015年12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于上饒鉛山縣鵝湖鎮(zhèn)鵝湖山麓,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鵝湖書院曾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人們?yōu)榱思o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后建了“四賢祠”。宋淳熙十年賜名“文宗書院”,后更名為“鵝湖書院”。
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次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以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整修和擴建工程規(guī)模最大。康熙皇帝還為御書樓題字作對。書院歷經數百年,風貌依舊,格局完整,原狀留存,是書院實物遺存中少有的得以完整原貌保存的一處。院內設有“鵝湖之會與鵝湖書院”、“辛棄疾與鉛山”等固定的展覽、陳列。書院平均每年接待參加人數達6萬多人次,其中僅接待海外專家學者及文化團體就達1萬人次。
◆望仙谷
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望仙鄉(xiāng),南鄰靈山主峰景區(qū),北望三清山,西北至葛路嶺,西至方村,東南至南山村,總面積6.1平方千米,是集人文、民俗、農業(yè)、美食、度假、研學為一體的度假旅游區(qū)。
望仙谷處于靈山北麓山谷中,為低山丘陵地帶,地勢西南高、北東低,平均海拔550米。其所屬的望仙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屬揚子淮地臺。信江支流饒北河穿過望仙谷,境內河段稱望仙水和沙洲水,且境內多山澗,溪流湍急,小瀑布較多。
2019年望仙谷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2022年,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fā)展優(yōu)選項目”名錄;2023年,望仙谷景區(qū)內的巖鋪老街被評為國家旅游休閑街區(qū)。
◆篁嶺景區(qū)
篁嶺景區(qū),即婺源篁嶺旅游度假區(qū),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zhèn)東南7公里的石耳山脈,面積5平方公里,2014年開放試營業(yè),距婺源縣城距離39公里,江灣高速出口距離9公里。距離景德鎮(zhèn)機場、黃山機場均約為80公里。
篁嶺建村于明代中葉,有500多年歷史。篁嶺梯田疊翠鋪綠,村莊聚氣巢云,被稱為“梯云人家”。篁嶺屬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景區(qū)由索道空中攬勝、村落天街訪古、梯田花海尋芳及鄉(xiāng)風民俗拾趣等游覽區(qū)域組合而成。
2014年5月15日,婺源篁嶺旅游度假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熹園
江西熹園坐落于婺源縣紫陽鎮(zhèn)湯村街邊,地處星江河畔,面水依山,古樹掩映。此地原名“朱家莊”,是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
熹園依次建有“引桂橋”、“尊經閣”、“朱家莊”徽派建筑群……其他景點依次還有“紫陽書院”、“文化碑廊”、“老硯館”、“歙硯制作車間”等建筑景觀。作為“國家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熹園在文化打造上,既有先賢講學的展示,也有朱熹先祖墓圖聲光電的圖解演出和“硯務官督硯龍尾山”場景再現,更有非遺技藝“歙硯”制作及歙硯精品展示。
◆大茅山
大茅山坐落在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境內,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婺源、景德鎮(zhèn)圍合的地理中心,與三清山東西并峙,是懷玉山脈的又一高峰。屬花橋、龍頭山、繞二等三鄉(xiāng)鎮(zhèn)交界地,距離省會南昌市262公里,距上饒市102公里,距三清山40公里,距德興市銀城鎮(zhèn)19公里。面積154平方公里。
大茅山是德興市境內第二座名山,與三清山東西對峙,同屬懷玉山脈。其主峰海拔1392米,巍峨挺拔,云纏霧繞,古有“千峰倚空碧,萬嶂礙于云”之贊。清代詩人程光璧曾作《大茅山》贊曰:“巍然高峙勢旋空,獨表銀陽岳鎮(zhèn)雄。俯矚煙霞巒岫起,遙看林樹畫圖工。化身崖斷三生夢,瀑布泉飛百丈虹。欲作悠悠天外想,白云深處梵王宮!
2014年12月,大茅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神農源風景名勝區(qū)
神農源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東北部黃天峰下,地屬大源鎮(zhèn)。北與樂平相鄰,東與弋陽相連,是萬年縣的東大門。面積約43.46平方公里
神農源風景名勝區(qū)以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發(fā)祥地和溶洞景觀為特色,以山水文化為內涵,以觀光游覽、科學研究、休閑度假、文化科普為主要功能的山水型風景名勝區(qū)。
景區(qū)的“仙人洞—吊桶環(huán)遺址”是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0月31日,神農源風景名勝區(qū)被列入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名單。2014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qū)。
◆五龍源風景區(qū)
五龍源景區(qū)位于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婺源,地處皖、浙、贛交界,其源頭五龍山是婺源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景區(qū)距縣城40公里。
婺源五龍源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從2009年起開發(fā)建設,已投入近2億資金。峽谷極限漂流是五龍源一期項目,已經成為華東地區(qū)最有代表性的極限漂流項目,每年吸引游客人次累計百萬,成為夏季婺源旅游的一大亮點。
四季花谷是五龍源二期項目,依托婺源東北部五龍山脈自然優(yōu)勢,“以天然峽谷為園,納古村廊橋作景”的旅游新精品,致力于打造差異化旅游產品,豐富婺源旅游資源,成為婺源特色觀光的一處全新目的地。它是“中國最美鄉(xiāng)村”婺源一處濃縮精華的旅游景觀帶,被贊“十里花澗谷,最美一萬步”。
景區(qū)內山水相連,秀峰巒起,溪谷、瀑布、古木、峋石、梯田、石橋、村落環(huán)相映襯,景區(qū)現有五龍源極限漂流、四季花谷、農家樂餐廳、閬山觀光等項目,致力于提供集觀光、娛樂、休閑、飲食、住宿于一體的一站式旅游服務。
◆銅鈸山
銅鈸山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南部,屬武夷山脈東段北麓。距縣城38公里,主峰位于廣豐區(qū)與福建省浦城縣、武夷山市交界處,海拔1534.6米,為廣豐區(qū)的最高點。清代詩人徐兆倫曾登臨銅鈸山并賦詩曰:“兀傲東南第一峰,半開靈境白云中”,從此銅鈸山獲得了“東南第一峰”的美譽。2002年11月銅鈸山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又于2016年2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
銅鈸山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境內的白花巖是江南佛教圣地,還有北宋抗金名將張叔夜故里——塔底,還存著宋高宗、宋寧宗御題全文。明代文學家呂懷、清代詩人徐兆倫等文人墨客在這里寫下了許多佳詞與秀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上饒集中營舊址
上饒集中營舊址位于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qū)陵園路66號,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
上饒集中營是指國民黨軍統特務組織在江西上饒設立的法西斯集中營,集中營由七峰巖、周田村、茅家?guī)X、李村等處集中營組成,因都在上饒附近,故統稱為“上饒集中營”。上饒集中營舊址由中心景區(qū)、周田監(jiān)獄舊址區(qū)、李村監(jiān)獄舊址區(qū)、七峰巖監(jiān)獄舊址區(qū)四大參觀游覽區(qū)組成。1955年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陸續(xù)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紀念碑、紀念館、紀念亭等多項紀念建筑物。上饒集中營是革命先輩與敵人斗爭的歷史教材,也是先烈留給后人的一筆革命遺產和精神財富。集中營的七峰巖古禪寺、葛仙廟、諸葛宗祠、四中隊舊址,都是清末至民國初年的建筑,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
1988年1月13日,上饒集中營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2月1日,上饒集中營被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文公山風景區(qū)
文公山位于婺源縣西部,距縣城僅27公里,主峰海拔315米,森林覆蓋率達99%,大氣環(huán)境質量遠遠優(yōu)于國家一級標準。山上松、杉、栗、栲、楠、楓等名貴樹種繁多,十萬畝天然闊葉林遮天蔽日浩瀚無垠,森林里的樹木,所釋放出來的“芬多精”,人體吸入后可降低血壓,殺滅結核、霍亂、赤痢、傷寒、白喉等等病原體。文公山是享受“森林浴”的絕佳勝地,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
文公山上的千年古驛道綿延不斷、曲徑通幽,是一條文化積淀豐富的休身養(yǎng)性之路。文公湖群山環(huán)抱、碧水連天、湖光漣渏;文公湖畔建有別致的休閑木屋、綠色餐館、音樂茶座,還備有竹筏、游船供客人悠游垂釣;燒烤場地可供游客自由烹飪,盡享野炊之樂。還有林中時而閃現其間的山雞、鳳蝶、白鷴、野羚等,猶入生物大觀園。 碧水、青山、涼亭、碑廊、樓閣、古樹、古驛道、古文化的和諧組合,構筑了文公山絕美景色和養(yǎng)生奇境。讓我們安排一次與森林的邂逅,做一個脫離俗世的隱遁者,領受森林的美麗與魅力。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上饒市地名名稱來歷有兩說:一說因傍上饒江(今信江)而得名;另一說因“山郁珍奇”“上乘富饒”而得名。今基本沿用后一說。
不可移動文物
上饒市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1處,為武夷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其中古文化遺址5處,古建筑13處,古窟寺及石刻1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處。上饒市有不可移動文物3663處;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9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9處,縣(市、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568處。
可移動文物
上饒市有可移動館藏文物25411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102件/套,普通文物23309件/套。根據2015年上饒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顯示,上饒市有可移動文物12000余件。
民俗活動
賽龍舟作為端午節(jié)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梓埠鎮(zhèn)是贛東北地區(qū)有名的龍舟制作鄉(xiāng)鎮(zhèn),不僅賽龍舟的歷史悠久,古老的龍舟制作技藝也在這里傳承了數百年。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饒市共有1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為儺舞(婺源儺舞)、弋陽腔、徽劇(婺源)、徽州三雕(婺源三雕)、鉛山連四紙制作技藝、歙硯制作技藝、鄱陽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綠茶制作技藝(婺源綠茶制作技藝)、稻作習俗、傘制作技藝(甲路紙傘制作技藝)。
方言
上饒市流行多種方言,包括吳語、贛語、徽語。上饒市區(qū)方言又稱上饒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于吳語上麗片。上饒市吳語區(qū)主要包含廣信區(qū)、信州區(qū)、廣豐區(qū)、玉山縣。贛語區(qū)主要包含鄱陽縣、余干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徽語區(qū)主要包含德興市、婺源縣。
【文化瑰寶】
弋陽腔:弋陽腔又稱高腔,是高腔鼻祖,中國戲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四大聲腔"之首。弋陽腔在中國戲曲舞臺上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演奏出了中國戲曲史上最高亢的旋律,創(chuàng)造了中國戲曲的新形式,揭開了中國戲曲史的新篇章。弋陽腔劇目發(fā)展到100多種,曲牌400多個。弋陽腔產生后的500多年里,在全國衍生出一個龐大奇麗的高腔體系,對京劇、川劇、湘劇、秦腔等44個劇種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河紅茶:紅茶鼻祖,也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國茶。被西方人奉為至尊名茶,譽為“茶中皇后”。
紅茶鼻祖——上品河紅茶‘正山小種’是英國王室傳統茶飲。‘正山小種’原產地就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河口鎮(zhèn)。明清兩代,河紅茶制作師傅遍布全國紅茶產區(qū)。包括“祁紅”在內的幾乎國內所有的紅茶均源自于河紅茶。
連史紙:“連四紙”,代表著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巔峰水平,素有“壽紙千年”美稱。早在元代即被譽為“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
,元代以后,我國名貴典籍多采用有連史紙。
朱子理學:理學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社會影響極其深遠,討論的問題也十分廣泛。上饒是儒家理學的發(fā)祥地之一,涌現出朱熹、婁諒、胡居仁、趙善應、趙汝愚等一大批理學大師。其中朱熹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東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朱子理學認為由于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格物致知講究的就是科學精神。
鵝湖書院:淳佑十年,朝廷賜名“文宗書院”,明景泰年間更名為“鵝湖書院”。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會講于此,各持己見,在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學發(fā)展的前途。這就是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由宋至清,今屬上饒各地,共建書院161
所。歷代上饒籍狀元13人,宰相23人,進士兩千余人他們大多都是從書院中走出的國家棟梁。其中鵝湖書院、信江書院、疊山書院、懷玉書院并稱為上饒的四大書院。
瓦屑壩:中國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江西瓦屑壩”。在“江西填湖廣(湖北),湖廣填四川”的宏篇史詩中,江西人充當了主要角色,瓦屑壩的名字由此載入了“中國移民圣地”的史冊。
濕法煉銅:中國冶金和化學史上的重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極少數在世界上領先的技術之一。德興人張潛根據前人和自己的長期實踐經驗,總結出一整套完整的膽水浸銅工藝,寫成專著———《浸銅要略》。此法代表著中國古代銅冶煉技術的最高峰,是中國古代煉銅的主要方法。
禪宗黃龍派:又稱黃龍宗,中國佛教禪宗的五家七宗之一。創(chuàng)始人慧南信州玉山人;勰祥T下得法弟子八十三人,影響遍于全國,法席之盛,超過馬祖、百丈。在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有廣泛影響力。
仙人洞遺址:世界稻作之源,仙人洞發(fā)現距今1萬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是世界上目前所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將浙江河姆渡發(fā)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近5000年。形象地說:萬年仙人洞人種出世界上第一顆水稻。該地已列入世界農業(yè)遺產中國唯一推薦項目。
道教文化: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國教。上饒是中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獨樹一幟的“中國道教之鄉(xiāng)”。
道教在上饒的起源、發(fā)展和繁榮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葛仙山、三清山、靈山,都是道教名山。其中以葛仙山為最,有“中國靈寶第一山”的美譽,是名揚我國東南地區(qū)的道教圣地。上饒的道教主要有全真、正一兩大派,還有一些支派:靈葆派、龍門派,以及外地傳入的方仙派、凈明派等等。據唐《六典》卷記載,唐朝全國宮觀共1687所。上饒共有176所。目前,上饒市道教從業(yè)人員達29000多人,有注冊道觀293座,不在冊的道觀則多達千座。本地著名的道觀寺院,有三清山的三清宮、鉛山的葛仙祠、上饒的石人殿、德興的妙元觀、鄱陽的仙壇觀等,都是千年古寺,文化積蘊豐厚。居觀道士雖然不多,但民間群眾進山朝拜者甚多。
【民族風情】
上饒市內 28 個民族 , 漢族占總人口的99.8 %。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為畬族 , 主要聚居在鉛山縣太源畬族鄉(xiāng)
, 其他各少數民族均散居全市各地。
上饒市境內的鉛山縣是江西畬族居民主要的集居地,人口3000多人,畬民能歌善舞,不僅在嫁娶喜事逢年過節(jié)時唱,而且日常生產勞動、接待客人、閑暇休息、談情說愛,甚至喪葬時也唱。新婚之夜,男男女女聚集在溪邊、林中、坪地,通宵達旦盤歌。婚娶時,男方要委派一位最好的歌手充任“親家伯”,挑著禮物上女方家,女方的朋友“群起而攻之”──
與親家伯盤歌,親家伯只有大獲全勝,男方才能如愿以償娶回新娘。新娘臨出嫁前,必須由母親或嫂嫂為她梳“鳳凰頭”,戴上梯形“鳳冠”,冠上再覆一條“鳳雷巾”和象征盤、藍、雷、鐘四祖的白銀制的四個方塊裝飾品。
畬民一年四季都有祈福的習俗,希望一年四季風調雨順、五谷豐收。二月初一,做“春福”,表示春耕開始,希望禾苗茁壯成長。立夏,做“立夏!保壹易隽⑾墓。白露時節(jié),做“白露!。秋收時節(jié),做“秋福”,慶豐收。冬至,做“冬福”,吃麻糍果。除夕過年做“年滿!,吃長命飯,祝歲歲平安。
每年三月三,畬民家家戶戶蒸糯米飯祭祖,并以此饋贈親友。三月三糯米飯節(jié)來個來歷,相傳畬族英雄雷萬興被官府抓去,鄉(xiāng)人為了讓他在牢中吃上飯。便把糯米飯用樹葉汁染黑,獄卒見糯米飯烏烏黑黑,以為骯臟,不敢扣留。雷萬興出獄后,于農歷三月初三帶領大家下山復仇,勝利后又蒸烏糯米飯慶賀,于是三月三吃糯米飯成了一個節(jié)日。
畬族民生活在山區(qū),重視體能鍛煉,酷愛體育活動。武術、舞刀、摔跤、打火球、爬竹竿、扳手勁、擠手力、爬山崖等,都是畬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一格的體育活動。練拳習武之風盛行,經千百年傳承,已形成獨特的民間武術。畬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山歌和民間口頭文學是畬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畬民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1000多首,四、五萬行。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畬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鐘四姓子孫的傳說。畬民還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huán)式地繪在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世代珍藏。
民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發(fā)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發(fā)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fā)間還分別環(huán)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huán),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在構建上饒大旅游格局的背景下,旅游作為鉛山縣的一個支柱產業(yè),各地競相開發(fā)旅游資源,包裝旅游產品,吸引游客。如果包裝畬族風情,旅游者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充滿強烈生活氣息和淳樸雋永的畬民風情。
【特產美食】
婺源荷包紅鯉,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婺源荷包紅鯉魚頭小尾短,背高腹圓,形似荷包,故名,被譽為“婺源四寶”之一。相傳明朝萬歷年間,戶部右侍郎余懋衡(婺源沱川人),告老還鄉(xiāng),神宗念其“代天巡狩”有功,特從御池選出數尾紅鯉魚作為賞賜,后傳入民間繁殖。因婺源水質優(yōu)良,氣候適宜,逐漸形成一種特異品種。每逢喜慶佳節(jié),當地人都有捕魚慶豐收的習俗。
婺源綠茶,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記載!端问贰な池洝锋脑吹闹x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明清時代,曾列為向朝廷進獻的“貢茶”。明朝時,婺源縣每年進貢的茶葉2500公斤左右。婺源綠茶外形緊細圓直,香氣馥郁,滋味淳厚,具有“葉綠、湯清、香濃、味醇”的特點。“婺源綠茶”從18世紀開始就已進入國際場,乾隆年間,外銷到英國;咸豐年間,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號,共制綠茶數千箱運往香港銷售,“俞德盛”茶號所制“新六香”綠茶還遠銷西歐。
三清山白茶,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三清山白茶產于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地區(qū),該茶是綠茶中變異的珍稀茶種。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綠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綠茶低一半,屬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貴品種。經獨特工藝制作,外形條索挺直緊結。色澤嫩黃、綠潤、鮮活、葉肉玉白,葉脈翠綠,湯色清澈,茶香馥郁;飲之滋味鮮爽,唇齒留香,甘味生津。
三清山山茶油,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油茶果實較大,蒴果圓形、桃形、橘形等,成苞背開裂。油茶籽三角形,茶褐色或黑色,有光澤,果仁較多。油質澄清,無雜質,氣味香醇。
玉山黑豬,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玉山黑豬體形矮小,全身渾圓,背微凹、腹大,嘴唇短,額前具深皺褶,兩耳下披略向前翹,被毛黑色,皮膚較松弛,乳頭排列整齊,一般為6-7對。其生長周期較長,肉質優(yōu),肌內脂肪含量豐富,嫩而多汁,肥而不膩,肉鮮味美。
臨湖大蒜,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臨湖大蒜種植歷史悠久,相傳西漢時期就有種植,至東晉已是食藥兩用的名菜。臨湖大蒜蒜頭扁圓形瓣形整齊,外皮呈淡紫紅色,肉白色性脆、芳香、辛辣味較濃。
懷玉山三葉青,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懷玉山馬鈴薯,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懷玉山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宜種植馬鈴薯。懷玉山馬鈴薯,塊莖卵圓或長圓形。薯皮極為粗糙,較普通馬鈴薯有明顯區(qū)別,顏色為黃色;薯肉為白色。
上饒青絲豆,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上饒青絲豆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僅次于稻谷。廣信區(qū)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上饒青絲豆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條件。上饒青絲豆植株高60—80厘米,熟莢黃褐色,粒飽滿、卵圓。
上饒早梨,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上饒境內山地丘陵旱地土壤多屬黃紅壤,pH值在5.5-6.5之間,有效土層厚至100厘米以上,土質肥沃、透氣、保水、保肥,有機質含量高,富含硅、鉀、鈣、鎂、鐵等大量的有益元素,適宜梨樹生長。上饒早梨果大端正,果形圓形或近圓形;果皮青綠光滑(套袋后黃白色);肉質細嫩,汁多渣少,甜酸適中,酥脆可口。
上饒山茶油,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上饒山茶油色澤呈金黃色,晶瑩透亮,營養(yǎng)豐富。
上饒蜂蜜,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上饒生長的中蜂體色黑兼黃色,為廣信區(qū)地方性良種,農家多收集野生蜂群,采用傳統的立式原桶或箱式飼養(yǎng)。上饒蜂蜜是中蜂在深山中采集的百花之蜜,因蜜源植物不同,色澤呈黃色、褐色、白色、青色等?诟屑毮,香甜味濃,粘稠度高,可藥食兩用。
弋陽年糕,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制作始于唐代,現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以弋陽大禾谷米為原料,采用“三蒸兩百錘”的獨特工藝制作而成,以白潔玉潤、柔韌爽滑而著稱。弋陽年糕口味純正、不黏不膩、柔軟爽滑、韌性可口,久煮不糊,食用方便,咸甜均可,蒸、炒、烤、煮皆宜。弋陽本地的家常做法是將年糕切片與肉絲、豆芽、冬筍絲、青菜炒至半熟,炒至年糕變軟加水,然后再根據口味加辣椒或狗肉。弋陽年糕還可以作為用炭火燒烤、放入火鍋、加入稀飯等,可以讓食物米香撲鼻。
弋陽大禾谷,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弋陽大禾谷又名“瑪谷”,屬南方特有粳稻品種,是弋陽縣獨有的制作年糕專用水稻品種。弋陽大禾谷全生育期為150天左右,株高30厘米。以弋陽大禾谷加工的大禾米,直鏈淀粉含量在14%—16%之間,穩(wěn)定介于燦米和普通粳米之間,膠稠度為中,平均精蛋白質含量80%。其長寬比、堿消值、膠稠度、蛋白質含量、透明度、直鏈淀粉含量等6項指標均達到一級優(yōu)質米標準,精米率、整精米率兩項指標達二級優(yōu)質米標準。適宜加工年糕、八寶飯。
廣豐馬家柚,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廣豐馬家柚是紅心柚的一個品種,于2009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是中國主要的八大柚類之一。廣豐馬家柚是地方優(yōu)良品種,其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間。廣豐馬家柚主要特點為:一是單糖含量多,蔗糖含量低,使其本身雖然糖含量低,卻果味清香。低糖低酸,可溶性固形物在10左右,可滴定酸在0.9左右。二是汁多水足,出汁率高達52.7%,甚至高于用于果汁加工的品種。三是營養(yǎng)豐富。果肉紅色,富含番茄紅素23.5微克/gFW;富含17種不同的氨基酸和鐵、銅、鋅等微量元素。
廣豐白耳黃雞,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廣豐白耳黃雞的選擇以三黃一白的外貌為標準,即黃羽、黃喙、黃腳、白耳。單冠直立,耳垂大,呈銀白色,虹彩金黃色,喙略彎,黃色或灰黃色,全身羽毛黃色,大鐮羽不發(fā)達,黑色呈綠色光澤,小鐮羽橘紅色。皮膚和脛部呈黃色,無脛羽。成年雞體重:公1450克,母1190克。成年雞屠宰率:半凈膛,公83.3%,母85.3%;全凈膛,公76.7%,母69.7%。開產日齡152天,年產蛋184個,蛋重55克,蛋殼呈深褐色。
德興覆盆子,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德興覆盆子即掌葉覆盆子,別名種田泡、翁扭、牛奶母,是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類植物,因其葉形多為五裂、似掌狀,名掌葉覆盆子,是國家衛(wèi)計委公布的101種藥食同源品種之一。
德興鐵皮石斛,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德興市氣候適宜鐵皮石斛等多種中藥材生長,出產的德興鐵皮石斛質堅實,易折斷,斷面顯細纖維性,灰色至灰綠色,其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性,具有滋陰、潤肺、強腎等功效。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德興鐵皮石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德興紅花茶油,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德興紅花茶油,以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野生紅花茶籽為原料,經冷榨、全物理精煉而成。
鉛山河紅茶,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鉛山河紅茶,外形金毫披露,條索緊實、勻整,色澤烏潤;湯色紅濃、清澈、甜香高長;滋味醇厚、回甘快好。
鉛山紅芽芋,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鉛山紅芽芋呈卵圓形,單芋重50-100克;腦芽和葉芽均為粉紅色,芋表皮暗紅,有少量須毛;肉質細嫩白色,有黏液;煮熟后口感細致松滑、糯香可口。
鉛山連四紙,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連四紙是品質上乘的文化紙,連四紙紙質潔白瑩輝,細嫩綿密,平整柔韌,有隱約簾紋,防蟲耐熱,永不變色,素有“壽紙千年”之稱,舊時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面等多用之。紙質薄而均勻,潔白如羊脂玉,書寫、圖畫均宜,多用來制作高級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箋、扇面原紙等。它紙白如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干。
黃崗山玉綠,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黃崗山玉綠,外形細緊微卷,綠潤顯毫;湯色嫩綠明亮,香味清香持久,滋味鮮醇甘爽;葉底嫩綠、顯芽勻整。
余干辣椒,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余干辣椒又稱豐收辣、余干小辣椒,是江西余干縣的地方名優(yōu)特產,由于余干縣洪家嘴鄉(xiāng)雙港村楓樹自然村所產的辣椒品質最好,最為有名,因而得名“楓樹辣”。余干辣椒植株長勢中等、株型緊湊、早熟。葉片綠色、莖節(jié)紫色,果實較小,皮薄,肉質細嫩,口感鮮、香,辣味適中,吃后略帶甜味。
萬年貢米,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萬年貢米產于江西萬年縣,只生長在山腳下的300畝水田里,屬野生稻,一年栽一季,生育期175天,采用農耕方式:施農家肥,人工除草,山泉灌溉,畝產僅300斤。
饒幫菜,為上饒本地特色菜,為贛菜系的一支。饒幫菜發(fā)源于古信州,并以古信州為中心,兼納廣信、婺源、廣豐、鉛山、玉山各縣佳肴而成。饒幫菜“喜鮮香,味偏重”,下分信州、鉛山、廣豐、弋陽、余干、鄱陽等流派。饒幫菜選料廣泛新鮮、注重刀工、制作精細,輔以傳統“燒、燜、燉、蒸、炒”的烹飪技巧,因“食”制宜,或清爽或酥脆或鮮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