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概況】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境內垂直氣候顯著;轄12個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84242平方公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常住人口82.3萬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九寨溝、黃龍及臥龍、四姑娘山、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等世界級旅游景區(qū);有馬爾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崗直波碉樓(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墻、壤塘棒托寺、措爾機寺、營盤山遺址和姜維城遺址、日斯?jié)M巴碉房、阿壩紅軍長征遺跡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政區(qū)劃】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轄12個縣,1個縣級市:
馬爾康市 面積
6639平方千米,人口 5萬。郵政編碼624000?h人民政府駐馬爾康鎮(zhèn)。
汶川縣 面積
4083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623000?h人民政府駐威州鎮(zhèn)。
理 縣 面積
4318平方千米,人口 4萬。郵政編碼623100?h人民政府駐雜谷腦鎮(zhèn)。
茂 縣 面積
4075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623200?h人民政府駐鳳儀鎮(zhèn)。
松潘縣 面積
8486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623300?h人民政府駐進安鎮(zhèn)。
金川縣 面積
5524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624100?h人民政府駐金川鎮(zhèn)。
小金縣 面積
5571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624200?h人民政府駐美興鎮(zhèn)。
黑水縣 面積
4154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623500?h人民政府駐蘆花鎮(zhèn)。
壤塘縣 面積
6836平方千米,人口 3萬。郵政編碼624300?h人民政府駐壤柯鎮(zhèn)。
阿壩縣 面積10435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624600?h人民政府駐阿壩鎮(zhèn)。
紅原縣 面積
8398平方千米,人口 4萬。郵政編碼624400?h人民政府駐邛溪鎮(zhèn)。
九寨溝縣 面積
5286平方千米,人口 6萬。郵政編碼623400?h人民政府駐永樂鎮(zhèn)。
若爾蓋縣 面積10437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624500?h人民政府駐達扎寺鎮(zhèn)。
【歷史沿革】
戰(zhàn)國時,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壩州始有建制。
西漢置汶山郡。
晉、隋襲舊制有所拓展。
唐代建置時有興廢,演變頻繁。
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維川郡。
元為土司制度之始。
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衛(wèi),分轄各土司及千戶所。
清設茂州、理番廳、松潘廳、懋功廳。
民國之初改廳州為縣,民國2年以道統(tǒng)縣,今阿壩州屬川西道,繼后設松理懋茂汶屯殖督辦公署,后改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qū),轄松潘、茂縣、汶川、理縣、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縣及草地65部、20個土司、11個屯守備。
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縣專區(qū)專員公署。
1953年,撤茂縣專區(qū)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區(qū)。
1955年,更名為阿壩藏族自治州。
1987年,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北部。北和西北與甘肅、青海交界,東和東南與綿陽市、德陽市、成都市相鄰,南和西南與雅安市接壤,西與甘孜州相連。南北長約414公里,東西寬約360公里,幅員8424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受龍門山古陸和古海灣阻隔,形成兩大地層分區(qū)。地質構造總屬四川省西部地槽區(qū),并處在東部地臺區(qū)與西部地槽區(qū)的梯級過渡帶——龍門山褶斷帶上。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高原由丘狀高原面和分割山頂面組成。平均海拔在3500—4000米之間。山勢南高北低,河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川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境內最高海拔四姑娘山主峰6247.8米,與東側岷江出境處水平距離僅59公里,高差卻達5470米。全州高原和山地峽谷約各占一半。高原包括高平原、丘狀高原、高山原。山地峽谷主要有低中山、中山、高山、極高山和山原,其間分布平壩或臺地。
氣候特征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氣溫自東南向西北并隨海拔由低到高而相應降低。西北部的丘狀高原屬大陸高原性氣候,四季氣溫無明顯差別,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涼寒濕潤,年平均氣溫0.8℃—4.3℃。山原地帶為溫涼半濕潤氣候,夏季溫涼,冬春寒冷,干濕季明顯,氣候呈垂直變化,高山潮濕寒冷,河谷干燥溫涼,年平均氣溫5.6℃~8.9℃。高山峽谷地帶,隨著海拔高度變化,氣候從亞熱帶到溫帶、寒溫帶、寒帶,呈明顯的垂直性差異,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降水集中,蒸發(fā)快,成為干旱、半干旱地帶,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帶是寒溫帶,年平均氣溫1℃—5℃,海拔4100米以上為寒帶,終年積雪,長冬無夏。
水文水系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布著全國最大的高原沼澤,為著名的高原濕地保護區(qū)。有大小湖泊約540個,總水面約70.5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約7.45億立方米,茂縣疊溪海子最大,蓄水量約1億立方米。九寨溝風景區(qū)內有大小湖泊118個,其中長海最大,長約4.39公里,深約80米。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專任教師601人,普通本科招生2373人,在校生9461人,普通?普猩1888人,在校生4139人,本專科畢業(yè)生3086人。全日制中等職業(yè)學校4所,專任教師277人,在校生3939人。普通中學53所,專任教師4206人,在校生42027人。其中高中18所,專任教師1356人,在校生14500人。小學214所,專任教師6322人,在校生63795人。幼兒園276所(含民辦),在園幼兒30050人,學前三年的毛入園率88.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6%,其中女童入學率99.96%。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7.23%。
文化事業(yè)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藏羌戲曲進校園”成功申創(chuàng)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全國首部紅色音樂劇《牦牛革命》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展演劇目。藏棋申創(chuàng)為全州首個國家級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類非遺項目!栋沃萑蛎褡逍洛伹f》全面創(chuàng)編推廣。年末全州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14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174個,博物館(紀念館)11個,公共圖書館14個,農(nóng)家書屋1354個。廣播電視臺14座,有線電視用戶2.56萬戶,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2.83%和99.55%。
醫(yī)療衛(wèi)生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共有衛(wèi)生機構(含村衛(wèi)生室)1620個。其中醫(yī)院39個(綜合醫(yī)院22個、中醫(yī)民族醫(yī)院15個、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1個、?漆t(yī)院1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180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1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個,婦幼保健機構14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3個,醫(yī)學科學研究機構1個,醫(yī)學在職培訓機構1個,村衛(wèi)生室1250個。衛(wèi)生機構擁有床位5287張。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7141人,其中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2686人,注冊護士2388人。孕產(chǎn)婦住院分娩率96.92%。
【交通運輸】
公路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已建成了鄉(xiāng)鄉(xiāng)通公路的良好交通網(wǎng)絡。國道213線、317國道橫穿境內,主要干道正向高速公路和標準公路發(fā)展,九寨黃龍機場、鷓鴣山隧道已建成使用。阿壩與西南大都會成都和西北大都會蘭州相鄰,緊靠四川省內的綿陽市、德陽市、雅安市和甘孜州。在州境內,若爾蓋是從甘肅方向進入阿壩州的中轉站,刷經(jīng)寺是州內由成都經(jīng)米亞羅、馬爾康、紅原等地的西線的必經(jīng)之地,茂縣和松潘是成都至九寨溝的九環(huán)線的要沖,平武是川東地區(qū)進入阿壩的中轉站,而都江堰和汶川則是進入阿壩州的咽喉。進入阿壩州還有另外兩條線路,起點站在四川的綿陽、甘肅的文縣。綿陽客運中心至九寨溝縣城320公里,文縣至九寨溝縣城77公里。平武至松潘縣城170公里。從平武去黃龍的散客,可在中途的黃龍景區(qū)下車,平武至黃龍為114公里。從成都坐客車抵松潘縣城的散客,可以乘返平武的班車到黃龍。
鐵路
西成鐵路,起于成都,穿越阿壩州茂縣、松潘、九寨溝,最終到達西寧,設計時速200km,總長度為573公里,客貨共線。 [7]成蘭鐵路(阿壩段)自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44.76億元。截至2019年1月,5座隧道全部開工,累計完成211622.99成洞米,占設計總量89.73%;開工特大橋、大橋、中橋22座,累計完成16632.32成橋米,占設計總量98%;開工框架橋3座,累計完成927頂平米,占設計總量的90.4%;開工框架(蓋板)涵8座,累計完成718.84橫延米,占設計總量的84.4%;開工路基土石方6段,累計完成487.15萬立方米,占設計總量92.74%。
成寧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阿壩州段),從成蘭鐵路松潘縣黃勝關站連接,經(jīng)若爾蓋、甘肅合作,至青海西寧,正線長度520公里,估算總投資807.7億元。其中,四川境內段185公里,按國鐵I級雙線標準建設,速度目標值200公里/時,設6個車站,項目估算總投資192.3億元。建設工期7.5年。
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zhèn)江關段起自青白江東站,途經(jīng)青白江區(qū),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安州區(qū),茂縣、松潘縣,接入松潘縣鎮(zhèn)江關站,正線全長206公里,設茂縣站等10個車站。
阿壩治州還將建兩條旅游觀光鐵路,先期重點建設都江堰到四姑娘山“交通+旅游”軌道交通旅游觀光鐵路,即都四鐵路,串聯(lián)起多個A級景區(qū)。目前成都主城區(qū)到青城山已經(jīng)有成灌快鐵在運行。
成都-格爾木鐵路(阿壩州段),2016年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規(guī)劃2016-2030》,成格鐵路作為普速鐵路被正式列入建設項目。2018年11月,《新建鐵路成都至格爾木線阿壩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在成都通過評審。從規(guī)劃圖上看,成都到格爾木鐵路將利用現(xiàn)有成汶線(青白江站-彭州-都江堰蒲陽)重新改擴建,從都江堰市蒲陽站引出,新建雙線經(jīng)過阿壩州境內的汶川、理縣到達馬爾康,從馬爾康新建單線經(jīng)紅原、阿壩縣到達川青省界。沿途經(jīng)過的汶川縣、理縣、馬爾康市、紅原縣、阿壩縣均設立站點,紅原縣站點選址還將輻射紅原機場。此選線長度短,隧道工程小,工程投資節(jié)省,工程地質條件、施工難度相對較小,能適當帶動沿線旅游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整條線路采用客貨共線的運輸組織模式,設計行車速度為160km/h。
【旅游資源】
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與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形成了阿壩州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九寨溝、黃龍寺風景名勝區(qū)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四姑娘山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臥龍、若爾蓋高原濕地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卓克基土司官寨屬國家級人文景點,藏羌民俗特色鮮明。
中國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級過渡地帶,生活著80多萬藏、羌、回、漢等各族人民,幅員
83426平方公里。阿壩歷史悠久,遠在一萬至八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在這里爬雪山、過草地,成為紅軍長征留駐時間最長,留下文物、遺址最多的地方。1950年后,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阿壩州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文化、衛(wèi)生、交通、通信等各項事業(yè)空前發(fā)展。阿壩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富集,人與自然和諧相融。團獨具魅力的自然景觀和本樸的歷史人文景觀,被稱為“世界最后一處尚待開發(fā)的旅游金礦”。走進阿壩就是走進自然,走進阿壩就是走進風景。阿壩,東南向西北海拔由820米上升到6250米。8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藏靈山秀水于胸懷,蘊奇妙人文于眼底。
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九寨溝、黃龍風景區(qū)隔山相望,奇幻的飛水、淵潭,絕妙的喀斯特地貌,再襯以雪景區(qū),四姑娘山景區(qū),一日四時不同天,雙橋溝、鍋莊坪、尖子雪山景點喜景點,流云山崗輕抹濃裹,冰斗瑚沙棘林風嬌波池卜民江大峽谷自西東來,流泉飛瀑穿行其間Z大渡河裂谷由北向南,深邃、神秘、秀險;三江生態(tài)圈、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黑頸鶴梅花鹿自然保護區(qū)帶您走進遠古;九曲黃河第一彎,鷗鳥翔集、沙洲點點;川西北大草原遼闊無垠,牦牛帳房追趕著季節(jié),靜寂的綠野,天籟的自然;降扎溫泉、米亞羅紅葉溫泉,靈泉圣水洗浴民俗。530條河流、540個湖泊、2980座山巒,蘊藏無數(shù)神秘奇特的自然風光。阿壩藏羌民族勤勞智慧,歷史文化旅游景觀豐富,民俗風情多彩多姿。
岷江上游石棺葬及出土青銅器、玉石、金銀器、陶器(戰(zhàn)國時期),濃縮和再現(xiàn)了羌族先民的獨特文化面貌和聰明智慧;桃坪羌寨、嘉絨藏碉、寺院古利等建筑古樸久遠,精妙絕倫,是藏羌民族文化藝術的杰作,是藏羌民族建筑藝術的活化石;宗教文化豐富多彩,天文、地理、美術、醫(yī)學等包羅萬象,文物名剎不腹枚舉。藏羌民俗風清古樸而多姿多彩,鍋莊舞、服飾、羌族刺繡、藏羌山歌、飲食文化等無不引人入勝;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從1935年4月進駐到1936年8月全部走出草地,停留達16個月,留下數(shù)處會址、遺址、文物等,還有鮮為人知的紅四方面軍在金川建立的格勒得沙共和國遺址,以及后來建造的松潘紅軍長征總碑園、亞克夏雪山紅軍烈士陵園等。
阿壩現(xiàn)有3個世界級風景區(qū),3個省級風景區(qū),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01個一級景點,38個二級景點,19個三級景點ZS個人文景觀板塊:長征史詩、藏文化、羌文化、歷史文化、藏傳佛教文化。形成了北看黃龍九寨水,南觀臥龍四姑娘山,中游峽谷大草原,重走紅軍長征路,再賞民族和遠離都市的地理環(huán)境。多樣的氣候、古老智慧的民族和遠離都市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山川地貌、動植物、歷史文化遺跡等豐富的旅游資源,造就了森林公園式的阿壩州,造就了阿壩州為世界級的旅游圣地。
【風景名勝】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南段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漳扎鎮(zhèn)境內,地處岷山南段弓桿嶺的東北側。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長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頭的一條大支溝,總面積65074.7公頃。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有樹正溝、則查洼溝、日則溝、扎如溝四個景點,其中又分為多個大大小小的景點,以高原鈣化湖群、鈣化瀑群和鈣化灘流等水景為主體,其水景規(guī)模巨,景型多,數(shù)量眾,形態(tài)美,表局精和環(huán)境佳。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森林覆蓋率超過80%,藤本植物有38種,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絡,也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qū)。
◆黃龍風景名勝區(qū)
黃龍風景名勝區(qū)(黃龍景區(q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在一條由南向北逐漸隆起的山脊上。
黃龍風景名勝區(qū)面積700平方千米,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核心區(qū)域點綴著三千多個彩池。以結構奇巧、色彩豐艷的地表鈣華景觀為主景,由黃龍溝、丹云峽、牟尼溝、雪寶鼎、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等組成。主要景觀集中于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并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1992年,黃龍風景名勝區(qū)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23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條長江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
◆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臥龍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脈東南坡,距四川省會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汶川特大地震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對口資助援建臥龍自然保護區(qū)。
臥龍自然保護區(qū)是國家級第三大自然保護區(qū)。四川省面積最大、自然條件最復雜、珍稀動植物最多的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橫跨臥龍、耿達兩鄉(xiāng),總面積20萬公頃。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qū)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大熊貓等珍稀動物。
2018年7月,金錢豹首現(xiàn)“熊貓王國”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qū)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鎮(zhèn)境內,屬青藏高原邛崍山脈,距成都220公里。四姑娘山與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毗連。
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qū)核心景點為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幺姑娘山(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四姑娘山山勢陡峭,現(xiàn)代冰川發(fā)育。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85座,終年積雪,發(fā)育有現(xiàn)代山岳冰川。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邛崍山脈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橫斷山脈第三高峰。
四姑娘山風景區(qū)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chǎn),全國十大登山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川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南部,與著名的四姑娘山風景區(qū)毗鄰,距成都250公里,總面積88332.10公頃。境內主要有夾金山,木爾寨溝兩個原始生態(tài)區(qū)。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8.9℃,極端最高溫35.3℃,,年降水量776.5毫米,年日照時數(shù)1400小時。森林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森林覆蓋率高達88.5%。
2000年12月,經(jīng)原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
四川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西部沙石多鄉(xiāng)境域內,公園形狀略呈長方形,長約45千米,寬約10千米,總面積44889公頃。森林公園地處北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10.6℃,年均降水量503~1195毫米,隨海拔增高而減少。降雪日數(shù)為54天。森林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針葉林。
公園樹種主要由樺樹、松樹、柏樹、楓樹和各種喬木組成。
2003年12月,經(jīng)原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歷史文化】
文物保護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有馬爾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崗直波碉樓(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墻、壤塘棒托寺、措爾機寺、營盤山遺址和姜維城遺址、日斯?jié)M巴碉房、阿壩紅軍長征遺跡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13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32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2處67個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94處。
非遺項目
黑水卡斯達溫、九寨溝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羌族瓦爾俄足節(jié)等民族文化遺產(chǎn)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目錄。
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省級非遺項目73項,州級非遺項目457項。
【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2020年4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城榜”。
2020年10月20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入選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3年8月15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被授予“中國大熊貓生態(tài)旅游之鄉(xiāng)”稱號。
2023年10月,被命名為第七批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稱號。 |